云九资本曹大容:本土项目“出海”大势所趋 国际化需先成功在本土化

2017-05-09 Source: 证券时报 Reporter: 张国锋

“中国本土资本巨大,人才也非常国际化,创业理念在全球看来都是比较先进的,在国际舞台上将有巨大发展空间。”在云九资本创始人曹大容看来,中国本土创投已经形成良好的土壤环境,未来几年中国创投行业将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期,本土项目“出海”也是大势所趋。

经历过硅谷创业、英特尔、KLM Capital,曹大容在美国硅谷和中国具有超过十八年的风险投资和企业运营管理经验。2003年回国后,曹大容预见中国投资市场的巨大潜力,将美国光速带入中国并创立中国光速安振,10年间先后投资了途家、拍拍贷、青云、房多多等行业内领先企业。

去年,曹大容创立云九资本。他再一次实现自我价值,在事业上提升到另一个高度。他强调:“现阶段中国创业和投资产业还只是热身阶段,虽然很多人在创业,只代表大家理解到创业是值得尝试的;真正行动起来,跟美国的差距还是很大,产业并没有成熟。”

倾向技术驱动模式

站在新的起点,云九资本在投资领域和风格上有什么变化?曹大容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云九资本主要关注消费互联网、企业IT和深度技术三个领域。

他指出,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消费互联网仍将是市场空间最具大的领域,这当中包括社交、电商、金融等多样化的商业模式。在这个领域,投资者需要更关注年轻一代的创始人,并且注重他们的创业经历。“消费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非常核心,决定了是否能做成平台,而且这个领域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对个人潜力和能力的要求会非常大。”

他认为,消费升级是一个很大的趋势,从基金的角度出发,他更倾向于技术驱动的商业模式,因为这种商业模式能够拥有长期的壁垒优势和快速铺开的网络效果。至于传统的零售店模式,则可能不太适合云九资本。他指出,这种模式尽管有很大的空间,但是爆发力相对有限,对资本的要求会比较高。“所以我们认为有互联网DNA的消费升级团队,可以综合线上线下的玩法,去打造品牌、建立渠道、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从而更快发展到一定规模。”

对于目前消费升级领域谈得最多的重塑线下流量,曹大容认为,这个打法本身没有问题。在他看来,线上成本太高,肯定需要不同的方式去寻找流量。但是从早期TMT投资的角度来看,他表示,想看到更多科技创新,因为往后要跟BAT等巨头竞争的话,创业公司需要创造一些比较核心的长期价值。

在曹大容看来,国内目前在企业IT领域的不发达,正是与美国的差距所在。在他的理解当中,企业IT需要更成熟、对行业理解更深的创始人,而且商业模式比较简单,就是通过渠道卖产品、通过云提供服务。因此,该领域需要关注技术,是一个技术驱动的领域,也是他更为看重的领域。“实际上在国外,企业IT的回报或者创造的价值比消费互联网要大得多,但在国内,这个行业才刚开始。”

至于深度技术,他认为,目前这些技术可能还没有明确的最终市场,但是其潜在发展空间巨大,包括深度学习、区块链技术等,早期都需要做一定的布局。

风口持续周期一般半年到一年

在技术层面,曹大容谈到了自己对虚拟现实(VR)和人工智能(AI)的看法。他说,VR是全世界都在等待其爆发的行业,但现在之所以冷却,是因为硬件和产品都不够成熟,用户体验还处于中早期阶段。在他看来,VR一定是一个趋势,需要等硬件平台实现后,有更多应用市场进入,还需要一些时间。

至于AI,他认为是一个大方向,是基于数据分析的大趋势,应用将会非常广泛。今后,或许所有商业模式都可以加上人工智能,让其更有效率和颠覆性。因此,在做早期投资的时候,他也会考虑项目是否有AI的因子在里面。

他也注意到,包括AI这一波热潮在内,国内的投资人和创业者似乎很喜欢追逐风口,在创立项目和选择项目的时候,总喜欢跟热点扯上一些关系,形成某个热门领域“一窝蜂”的现象,而在领域冷却后又快速涌现“死亡潮”。“其实国内和国外一样,绝大多数的创业者并没有想清楚自己要干什么,而资本本身就喜欢一些概念。对于公司来说,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核心的团队,投资最后就是投人。一般来说,风口的持续周期,就是半年到一年左右。”

超过18年的创业投资经历,曹大容最核心的总结,就是如果投资人找对了合伙人,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分别是对技术、风险、商业模式的把握,以及老天的眷顾。“有多少回报,是需要去看一些运气和不确定的因素的。这当中,人最难判断,也最难改变。在我看来,一个公司最终的瓶颈是CEO成长的瓶颈。从基金层面来说,我们不光考虑如何培养自己的团队,也需要考虑如何帮助CEO成长。”曹大容说。

因此,如何花时间打造团队,成了曹大容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最花费时间做的事情。在他看来,最理想的团队,是可以用系统化的流程去面对和解决问题,并且让这些流程上的细节、教训和方法论能够系统化地传达或者沉淀下去。“云九资本不是以某个人为主的,而是有一套自己系统和文化,有一套流程去做很复杂的决定,要培养冒风险、承担风险的精神。”

既要扎根本土化,也要加快国际化

“我个人更关注接下来五年中国的创业投资有什么机会,需要我们怎么调整。”曹大容认为,VC应该是团队作战,在背后有一套文化、系统在跟着跑。“没人可以百分百确定哪些企业会成长为独角兽,我们能做的,就是创造一个环境,让独角兽出现的时候,我们可以抓住它。”

在他看来,中国的创业公司现在要走出去的话,有几个优势。第一,中国的创业公司现在大多是纯互联网打法,而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目前几乎已经是全球同行业内最发达的,因此,起码在和中国环境类似的国家和区域中是具有优势的。但他并不建议公司盲目去国外落地,因为落地就意味着需要理解当地的文化,那么中国的创业公司在当地很可能不在拥有优势。而对于有真正核心技术的公司,他认为,可以用更好的技术去替代国外市场的落后产品。“尽管现在真正有核心技术的公司数量还比较少,但将来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2005年到2008年,第一批美国基金落地中国,招募中国本土团队展开投资。从2013年至今,可以看到是,一批美元机构核心团队出来创业,建立新品牌成立新基金,呈现“投资品牌本土化”的趋势。最终形成本土团队本地募资、本地决策、国内国际投资、国内国际退出的格局。有观点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日趋成熟了,退出渠道从无到有,合格或者说相对合格LP的比例在增加,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从copy to China 到copy from China,美国的GP伙伴和LP开始看不懂中国了。

对于这个现象,曹大容认为,创投市场本土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就行业本身来说,它需要不断去理解本地的创业生态和文化,是一个需要落地的行业,就必然要求本土化。反过来,当本土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会有国际化的需求,即本土创投在探索如何形成强有力的本土化生根能力之后,也要探索如何与国际接轨,将投资视野放宽到全球,发掘那些可以在海外市场获得成功的中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