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九资本邱谆:硅谷资本回暖背后经验和启示

2017-05-27 Author: 邱谆

  引言:美国硅谷作为世界高新技术的产业核心,引领了创新产业的发展。硅谷地区占美国人口不到2%,有效面积可能占美国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创造出美国差不多4%-5%的GDP,全世界的风投资本都在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个狭长山谷,推动着科技创新的车轮滚滚向前。

  提到硅谷就会想到风险投资,可以说它创造了一套投资的理念,而且可以不断复制出各种各样的成功公司。纵观硅谷风险投资领域,自2015年末起,资本市场步入谨慎状态,从媒体到业界,“资本寒冬”一说屡屡出现。

  首先,从2015年底开始,风投公司开始规避估值过高、短期又没有希望进行IPO的初创公司。原因是由于之前的资本过热期间而被推的过高的一级市场估值,在二级市场无法得到认可,产生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估值倒挂。就算迫于基金即将到期的压力要求企业硬冲IPO市场,最后也可能是流血上市的结局,VC还是难以实现合理的退出。

  紧接着,随着风险投资家的眼光变得更加谨慎,2016年美国科技初创公司总体获得的投资同比骤减了30%。以上这些迹象,的确验证了硅谷资本寒冬的说法。

  不过,从我们近期收集的信息来看,硅谷的风险投资环境在2016年末开始有一些调整,而2017年则有相当程度的复苏,整体市场环境并没有人们之前预想的糟。主要原因是,一方面VC背后的LP们在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和额度,VC们自身的融资都比较顺利。新融资结束的风投基金的规模都比前面几期在增大。同时在硅谷每隔一、两周都能听见几个新成立基金的名字。因为有比较充裕的资金储备,并有部署资本的压力,大部分VC都在加快投资速度。

  另一方面,新兴技术包括人工智能以及生物医疗等的迅速进步,让大家对新的投资机会的出现产生巨大希望,加大资本布局的速度。

  而在企业的估值方面,在“寒冬”期间的确有所回调,但是广度和幅度并没有之前大家预计的那么严重。在一些热门的领域比如人工智能、无人驾驶,估值事实上反而冲的非常高。

  从创投资金的其他来源看,中国、中东、日本等来自美国境外的资本,很大程度补充了本土资金在短期内的下降和保守心态。同时,各类企业战略投资者的纷纷涌入也抬高了市场的热度。

  从行业领域角度而言,新兴的领域如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生物科技等热度持续上升,而对前几年比较火爆的VR/AR、区块链、共享经济、On-demand Services(近似国内的o2o)等等领域的热度则有大幅下调。

云九资本邱谆:硅谷资本回暖背后经验和启示

  作为深耕硅谷市场的云九资本,我们亲历了硅谷资本环境由热到冷,又很快回暖的历程,结合国内的创投市场,我们有一些启发分享给到国内的创业者们。

  首先,创业公司的最终实质还是在于盈利。面临激烈竞争的中国创业公司尤其应该重视商业本质,回归用户、市场,以及长远的盈利模式。从公司成立到IPO上市或者被以可观的估值收购的这段期间内,资本市场一定会经历几次波动,能实现盈利或者有可操作的盈利模式,对于渡过资本冷却期有决定性影响。

  当资本一旦变的稀缺时,更要有效的节省成本,并在有限的期间内探索出可行的盈利模式。在硅谷,削减成本已经成为所有投资人对创业公司的普遍忠告。很多新兴的原来占据旧金山城区最昂贵办公区域的初创公司都已经搬到较便宜的地带,而公司各种千奇百怪的福利比如各种免费食品也都纷纷消失不见。

  对于成本/收益结构的重视需要继续提升,企业不能再疯狂烧钱,不惜一切成本的扩张。很多一味烧钱、甚至依赖补贴(比如之前的o2o),运营成本无休止上升,无法做精细控制的模式需要重新思考和评估。

  我们站在投资人的角度,会在投资进行的时候就和创业者一起研判、论证盈利模式的可行性,不应该有盲目假设。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也会随时对盈利模式和定价体系给出更新的建议。

  其次,不能一味过于追求融资频率、融资额度。一是过多的融资会变相促进烧钱的速度,把企业正常的发展变成资本的游戏。二是这样会产生短期内估值的虚高,长期则形成估值的倒挂,倒推回来影响公司自身的真正发展和资本的退出。创业者不需要过度担心资本冷却期内长期无法融资,潜心探索正确商业模式的公司任何时候都能融到钱。对于早期公司,不能以招聘核心人才为借口而增加融资(人工智能牛人的工资已经是天价)。最核心的人才一定不是靠融资搞定的,靠的是影(qing)响(huai)。

  最后,更不能以融资为目的去追逐风口。谈到风口,如果不是用户和市场的风口,而只是资本的风口,容易形成盲目的追逐,失去创业的初衷,忘记用户、市场、盈利这些商业的本质,成为”To VC”这种创业假象的牺牲品。一旦资本寒冬再度来临,首当其冲被淘汰的便会是这样的公司。